about us 關于良工

關于良工
    今天
  • 改革開放時期(民營)

    2003-至今

    • 二00三年七月經“上海電器(集團)總公司”審核批複,同意上海良工閥門廠的改制方案。十月,全廠職工以“工齡賣斷”形式,正式解除與國有企業的關系。
    • 二00四年十月由楊浦區荊州路101号搬遷至寶山區楊行工業園區錦宏路68号。
    • 二00五年十月經“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上海良工閥門廠”正式更名爲“上海良工閥門廠有限公司”。
    • 二00七年十一月被評爲上海市中小企業“品牌企業“和“品牌産品”兩項殊榮。
  • 改革開放時期(國營)

    1977-2003

    • 一九七七年承接制造高質量的毛主席紀念堂用閥門。
    • 一九七八年試制并批量生産Z741Y—350I液動閘閥。
    • 一九七九年以我廠精密制造工段爲基礎,成立了“上海閥門精鑄廠”(大集體性質)。同年九月,正式開辦“上海良工閥門廠技工學校”。
    • 一九八0年與美國時代探索公司達成協議,以API标準試制首批美閥,創我廠閥門批量出口的記錄。
    • 一九八一年,手氣動閘閥、角式截止閥、高磅級API閥等不同規格的閥門分别送 “溫哥華博覽會”、“西漢諾國際博覽會”、“墨西哥博覽會”、“愛爾蘭博覽會”、“阿根廷博覽會”等展覽會展出。同年爲金山石油化工總廠用的油壓切換閥試制成功。
    • 一九八二年原“上海閥門三廠”并入我廠,組建成電裝車間。
    • 一九八四年獲得美國石油協會API6D和API591證書,是我國閥門行業第一批獲得此證的企業。
    • 一九八八年原“中國機模廠”并入我廠,組建成七車間。
    • 一九九四年獲得挪威船級社ISO9001國際認證。
    • 一九九五年獲得國家安全局頒發的核級閥門設計制造許可證。
    • 一九九六年與法國法碼通公司簽訂百萬級核電站二級高溫高壓電動閘閥和電動截止閥合作協議。
    • 一九九九年“工”字牌商标獲“上海市著名商标”。
    • 二00二年獲得國家質檢局頌發的“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許可證”(AZ證書)。
  • “文化大革命”時期

    1966-1976

    • 一九六六年更名爲“上海閥門一廠”。
    • 一九六九年承接并試制成功我國第一套十二萬五千瓦大電站用高溫高壓閥門。
    • 一九七二年爲我國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研制和提供一、二、三級閘閥、截止閥、止回閥、波紋管截止閥及閥門電動裝置。
    • 一九七三年更名爲“上海良工閥門廠”。同年,試制成功海上采油高壓閘閥,産品首次應用于我國第一艘“勘探1号”船上。
    • 一九七四年成功爲我國三十萬千瓦/小時火電站生産配套用高溫高壓閥門。
    • 一九七五年試制成功-120℃低溫閘閥新産品。
  • 社會主義建設初期

    1957-1965

    • 一九五九年底試制成功小口徑球閥,開創球閥生産曆史。
    • 一九六0年爲我國大型企業吳泾化肥廠設計制造全系列25~90口徑,壓力130~320公斤的高壓氮肥閥,爲大慶油田制造1390噸采油網高壓閥門。
    • 一九六二年更名爲“公私合營良工閥門廠”,成爲制造高、中壓閥門的專業生産企業。
    • 一九六五年在國家經委統籌安排下,以“一分爲二”的形式支援内地建設,有152名人員及部分設備遷往四川自貢閥門廠。
  • 建國初期

    1949-1956

    • 一九五O年,承接可移動式内燃機機組,試制成功卷煙紙機上的主要部件,制造技術有了較大發展。
    • 一九五二年更名爲“良工機器廠股份有限公司”,首次成功制造2"1500磅級高壓鑄鋼閥門, 開創了我國自制高壓鑄鋼閥門的曆史。
    • 一九五五年更名爲“公私合營良工機器廠”,成功制造控制閥和進湖閥。
    • 一九五六年開始批量生産口徑爲50、65、100、125壓力爲160公斤的高壓鑄鋼法蘭閘閥,創批量生産高壓閥門的曆史。
  • 解放前

    1946-1949

    • 一九四六年一月由吳賢哲、李惕民等人集五百萬元(法币),租用趙叔安開設的華安造紙廠修理車間(周家嘴路1127号),創建“良工機器廠”。 半年後投産,成功制造第一台圓網造紙機。
    • 一九四七年五月“良工機器廠”從租借地搬入荊州路101号,更名爲“良工機器廠有限公司”,生産初具規模。
  • 1946